内蒙古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包头市第九十三中学

>学校首页>校园资讯>学校资讯>内容详情

金秋十月,我和那山有个约定——2020北重三中地理研学旅行纪实

发布时间: 2020-10-19 15:48 发布单位: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 浏览量: 857 【公开】

观察和实践是学习、掌握学科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由于时空限制,这种“观察和实践”难以实现。为此,北重三中组织师生在高三一轮自然地理马上结束、人文地理即将开始之际,赴固阳马鞍山进行研学旅行,通过实地考察+老师讲解的方式,复习巩固高中地理地质地貌、植被、野外生存、地理绘图等相关学科知识。

早上7:30,顶着料峭的寒风,高三年级地理组全体教师、文科班的60名同学以及3位志愿者家长齐聚学校操场。在曹磊副校长、乐图副校长以及石永兴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教育后乘上大巴前往目的地。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同学们和高三地理组老师们对这次研学活动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在操场上、在大巴车上……到处都是大家对活动的讨论和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研究。

针对本次地理研学,北重三中还专门制定了研学旅行手册,研学指导教师之一的郭艳艳老师为同学们解释和拆分了学习任务,并以脚下的110国道、窗外的街景和农田为例子讲解聚落、作物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相关知识。在郭老师的精彩讲解下,孩子们在旅途中的乏味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获得知识的喜悦以及对后续活动的满满期待。

 

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研学小组顺利地抵达了固阳马鞍山景区,王界老师结合当地的地形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为同学们讲解了在马鞍山旅游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要注意安全。王老师指出,由于此处是山地地形,首先要小心意外跌落,其次由于气温还不够低,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可能还没有进入冬眠状态,因此也要小心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

IMG_20201018_094724.jpg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初登马鞍山,瑟瑟的寒风、极陡的栈道以及陌生的环境给同学们的攀登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显然三中学子并不会被这样的困难打倒,他们勇往直前、保持乐观,很快地就适应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在崎岖的山路上继续前进。在攀登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扶持,团结互助,将力量汇集在一处。

时间已是上午11:00,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一行人来到了马鞍山的鞍部,带队的学科指导老师们激动地向同学们介绍鞍部的地形特征和“阳坡阴坡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的相关地理知识。周围围观的小朋友也兴高采烈地参与进来,一连串虽有稚气但却质量颇高的问题引来的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IMG_20201018_121623.jpg

虽然国庆节已经过去十余天,但是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淡同学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崇敬,在风光最美的马鞍山鞍部地带,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以“快闪”的形式为祖国前献上自己最诚挚、最衷心的祝福。青空之下,歌声在山中回荡,久久没有散去。

IMG_20201018_112831.jpg

研学旅行在“咔嚓咔嚓”的镜头下、在指导老师亲切的叮嘱下、在欢声笑语下结束了。这次研学旅行,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地理知识的直观了解,更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借着这次机会,北重三中也和固阳马鞍山景区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将“北重三中研学基地”牌匾授予马鞍山景区。

IMG_20201018_134209.jpg

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经历过困难与挫折的锤炼、磨砺,一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一个集体才能真正强大。这次研学旅行开始于地理学科,但是又不止步于地理。整个登山活动持续3个多小时,教师讲授学科知识点8个,学生徒步约8公里。种种这些,对学生们在知识、能力、意志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磨砺和培养。

成绩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但是不能评价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面对困难的行动和状态,才是衡量一个人成长的正确标准。本次研学,只是三中学子漫漫成长道路的一个小小缩影,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与磨砺在等着他们。我们有信心,也坚信他们会像今天一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IMG_20201018_114034.jpg

 

 

撰稿:王宇轩

摄影:王宇轩

审核:曹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 帮助中心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信息代码:蒙ICP备202100127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